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院县共建助力柞蚕产业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1:57:00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实习记者 冯雅楠

5月15日至16日,由河南省农科院主办,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和南召县蚕菌中心联合承办的柞蚕产业促进乡村振兴高级研讨暨院县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南召)专项培训会在南召县召开。

此次会议旨在深化院县合作,推动南召县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建设,聚焦柞蚕产业高质量发展。省农科院、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国蚕学会与国家桑蚕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站领导和专家,柞蚕主产县代表等参加了此次会议,对柞蚕产业发展的现状、技术难题和未来前景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南召县对此次会议高度重视。南召县副县长赵伟在会议开幕致辞中强调,南召县林地面积近360万亩,森林覆盖率近70%,是典型的林业大县,近年来在省农科院和省蚕科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南召县立足自身优势,发展柞蚕养殖特色产业,形成了产业增长、农民增收、科技增效的新局面。赵伟对支持南召县柞蚕产业发展的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表示最深切的感谢。

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李喜升表示,近年来,项目组围绕提高蚕坡生态环境质量和蚕坡利用效率,减少劳动量,增加单位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在南召推广新品种豫大一号及豫杂五号的同时,归纳总结近几年柞蚕科研创新技术和成果,筛选组装出一化性柞蚕生态高效生产配套技术、蚕病综合防控技术等。通过林-蚕-菌-药生态模式的推广,降低蚕农劳动量和劳动强度,提高蚕坡利用效率,拉伸柞蚕产业链条,促进柞蚕业产业化发展,整体提高单位规模经济效益。

会议对南召县发展柞蚕产业的优势给予充分肯定。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副站长胡军勇在发言中提到,南召县是国家命名的“一化性柞蚕之乡”,既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产量基础,群众又有传统的种植、养殖经验,在纳入院县共建现代科技综合示范县以来,初步形成了以一化性柞蚕养殖为主,林下种植食用菌、中药材等立体生态种养殖模式,为全面完成示范县建设的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柞蚕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柞蚕资源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原所长都兴范在报告中介绍:“柞蚕养殖的效益是巨大的,柞蚕蛹营养价值高,柞树根系发达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柞蚕的多元利用可以推动柞蚕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蚕桑体系原柞树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岗位科学家、沈阳农业大学秦利教授说:“南召有大面积的野生柞树资源,柞树的叶子繁多,在秋冬季节会对森林防火防灾造成巨大压力,如果养殖柞蚕,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减轻灾害防护压力,一举两得。”

与会专家还对柞蚕养殖痛难点进行了分析和讲解。鲁山县蚕业服务中心参会人员雷伍群表示:“现在养殖面积比较集中,养殖防害就尤为重要,其中因为鸟类是蚕的天敌,政府加强鸟类保护以后,柞蚕养殖难度加大。”

对此,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杨新峰在会上介绍:“要推广防护网+声光驱鸟防护技术,鸟害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杨新峰还提出,提高柞蚕的单位亩产值是提高柞蚕产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由于柞蚕在野外繁育对环境要求较高,温度过高与过低都不适宜柞蚕的生长繁育,刮风下雨也会对小蚕的存货造成威胁,而小蚕又是柞蚕单位亩产产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柞蚕养殖的小蚕时期格外重要。杨新峰建议加强柞蚕良种繁育软硬件建设,加大对柞蚕养殖技术的研究力度,尽可能降低自然灾害对柞蚕养殖的影响,减少损失,实现柞蚕养殖稳定高效发展。

在随后的交流会上,南召县蚕菌中心参会人员就柞蚕养殖时遇到的蚕场消毒、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向与会专家请教。专家耐心地给出了针对性解答,之后双方还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鲁山县蚕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范浥春表示:“柞蚕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这是一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驱动的朝阳产业,我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朱绪伟在会后的采访中说:“省农科院、省蚕科院通过院县共建对南召的柞蚕产业提供针对性的帮扶,为养蚕户搭建与专家对话、技术交流与指导的平台,同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宣传推广、成果转化等难题进行各方面的支持,我们希望通过院县共建这样一个形式,能推动南召特色柞蚕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效益。”朱绪伟表示,下一步,省蚕科院会继续深化院县共建内涵,持续提升合作共建的层次和水平,加大对柞蚕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