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普|当围绝经期遇上三伏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06:15:00    

盛夏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树梢的蝉鸣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暑热的躁动。在这个充满生命力的季节里,部分女性正经历着一场静默的生命转变——围绝经期。当外部高温与体内涌动的“热浪”相遇,许多中年女性承受着双重热浪夹击的不适。科学认知和合理调整,能够帮助女性在这段旅程中更加从容,在生命的盛夏时节依然绽放独特光彩。

一、当身体开始“换季”——什么是围绝经期?

如果把女性一生比作四季,围绝经期就是从盛夏走向初秋的那段“连续高温+早晚温差”的时段,曾被笼统称为更年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科学定义,它包括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的阶段、出现月经紊乱,直到绝经后1年的时间跨度。我国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在49岁左右,但个体差异显著——约8%-10%的女性在40-44岁已经进入绝经状态,而45岁女性中有50%以上开始步入围绝经期。

如果40 岁以后,连续两次月经周期与原来相差 7 天以上,表明围绝经期开始。连续 12 个月不来月经,意味着正式迈入绝经。围绝经期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人短至数月,有人长达10年,平均4~6 年。

就像夏末的雷雨说来就来,围绝经期的激素波动也毫无章法。随着卵泡“库存”告急,卵巢这家“激素工厂”开始减产,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剧烈波动并最终急剧下降。为了“叫醒”怠工的卵巢,脑垂体把 FSH 调到最高。这些变化如同在体内按下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按钮,影响体温调节、骨骼代谢、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于是,身体这台精密仪器开始“报警”。

二、围绝经期的身体信号

1.潮热盗汗

围绝经期最具代表性的症状在夏季变本加厉,80 % 女性会体验一秒入夏。外部高温如同在炉边添柴,潮热发作更为频繁,这是因为雌激素下降使下丘脑温度调节中枢变得过度敏感。突发性的面部、颈部和胸部发热感伴随大汗淋漓,心慌,夜间尤其明显,严重时一晚能被“热浪”推醒 5~6 次,睡眠严重碎片化。有研究表明,60%以上的夜间潮热会导致完全觉醒,且多发生在睡眠最初4小时内。

2.月经“跳票”

月经周期时长时短,经量时多时少;有人经量多,有人点滴即净。

3.情绪“雷阵雨”

围绝经期女性常有易怒、委屈、提不起精神,甚至莫名落泪,抑郁……这与雌激素下降使大脑中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失调有关。但不能将这个阶段出现的焦虑、抑郁问题都归于围绝经期的雌激素缺乏。这种误解常导致一部分女性认为雌激素缺乏是普遍现象,选择忍耐和沉默。如果情绪长期没能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更严重的抑郁症状发生。据报道,既往有抑郁病史的女性,60%以上在围绝经期会出现抑郁症状加重。

4.皮肤黏膜“旱灾”

阴道干涩、性交疼痛、外阴瘙痒,尿道黏膜变薄等泌尿生殖系统萎缩症状在围绝经期也很常见,容易引起老年性阴道炎和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有时还会发生大笑、咳嗽时憋不住尿等尿失禁情况。

5.骨骼肌肉“报警”

雌激素骤减导致骨量流失加速,产生腰酸背痛或全身骨痛,关节咔咔作响,严重时伴有活动能力下降,脊椎变形甚至骨折。发生椎体、髋部及前臂骨折的概率超过40%以上。45岁前绝经的女性骨密度每年减少3%-4%,明显高于45岁绝经后的女性。夏季虽阳光充足,但很多女性怕晒黑而刻意躲避日光,过度防晒减少了维生素D合成机会,影响钙吸收。雌激素下降导致肌细胞生长和活力作用下降;另外,机体代谢紊乱造成肌肉含量和力量同时下降。

三、围绝经期科学应对策略

1.生活方式降温法

选择宽松透气的天然材质,如纯棉、亚麻,浅色为佳。在室内,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避免冷风直吹,配合风扇促进空气流通。随身携带小喷雾、小风扇用于面部降温,冷感湿巾擦拭手腕和颈部脉搏点,能迅速降温。

将运动时间调整至清晨7点前或傍晚6点后的凉爽时段。推荐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水中健身操。别忘了加入每周2次的力量训练,如靠墙静蹲或弹力带练习,增强肌肉保护骨骼。

睡前2小时冲个温水澡,卧室选用透气性佳的竹席、亚麻床单,必要时使用凉感枕套。建立固定的睡眠——觉醒节律,即使周末也尽量不要晚起超过1小时,稳定的生物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2.夏季专属营养方案

每日摄入15-25克大豆或豆制品(约相当于200克豆腐或500毫升豆浆)。大豆中的异黄酮具有弱雌激素活性,可轻度缓解潮热症状。一杯冰豆浆既能补充大豆蛋白又清热解暑。

夏季是补钙的黄金期,在晨间8-10点或傍晚4-5点,让面部、手臂和腿部暴露于阳光下15-20分钟,能够合成足量维生素D。饮食上,每天保证300毫升奶制品,搭配深绿色蔬菜。若日照不足,可每日补充400-800IU维生素D。

夏季出汗增多,每隔1-2小时饮用150-200毫升水,全天饮水量最好达1.5-1.7升。适当加入天然调味料如新鲜薄荷叶、柠檬片或少许盐分,既能提升口感又能补充电解质。

3.激素替代疗法

当潮热频繁发作、情绪跌到谷底,或阴道干涩影响亲密关系,可以考虑激素替代疗法,能够缓解 80 % 以上的近期症状,同时对骨质疏松、心血管也有远期保护。但激素替代治疗 不是“自助餐”,需要医生评估。理想的干预时机是在绝经10年内或年龄60岁以下。治疗前需全面评估乳腺癌、血栓及心血管疾病风险,严格排除禁忌证。对于有激素治疗禁忌的女性,选择植物类制剂减轻症状。

围绝经期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妇科检查、乳腺筛查、骨密度检测、血脂、血糖及激素水平评估。通过持续监测,医生能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远期健康风险。

四、围绝经期需要被温柔以待

围绝经期不应是女性独自承受的“静默旅程”。社会认知的偏差常常让这一生命阶段被误解。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是缓解围绝经期症状的重要缓冲剂。家人可以主动承担家务、陪伴就诊或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以包容的心态面对女性特殊时期的情绪波动。

五、拥抱生命的盛夏

围绝经期是女性生命长河必经的一段峡谷,每一次潮热退去,都提醒着身体内部坚韧的平衡智慧;每一次安然入眠,都是自我调节的胜利勋章。围绝经期不是青春的句点,而是生命进入更丰厚季节的序章。当女性学会与内在变化和谐共处,当家庭和社会给予充分理解支持,便能在盛夏光年中,依然感受到生命之树持续生长的蓬勃力量。

在这段旅程中,每一次自我关怀,每一次寻求专业帮助的决定,都是对生命最深刻的尊重与礼赞。

作者:马睿 刘洁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