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黔西南“清凉经济”升温 多元消费场景解锁新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12:02:00    

盛夏七月的黔西南,喀斯特峰林间的凉风,吹过稻田与集市,也吹动了游客的衣角与欢笑。黔西南各大景点、各地打造的主题集市、夜市等迎来消费热潮,暑期旅游也进入旺季,带动夏日消费潜能加速释放。

峰林夏日,田园牧歌中的纳凉经济

盛夏的万峰林别有一番韵味。数千亩稻田在喀斯特峰林环抱中宛如绿色丝缎,游客沿着田埂漫步,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万峰林的田园风光特别好,连空气里都弥漫着清香。”湖北游客黄英漫步田间时感慨道。

稻田抓鱼成为今夏万峰林最火爆的体验项目。尤其受亲子家庭青睐。孩子们在绿油油的稻田中追逐游鱼,父母们在田埂上拍照记录,现抓现做的烤鱼、煮鱼更成为景区特色美食。

暑期,万峰林成为避暑热门旅游地 邓忠胜 摄

稻田深处,一群卷起裤腿的游客仍在泥水中摸索,每当有人举起捕获的鱼儿,欢声笑语便荡漾在峰林之间。“今天接待了七八十个人,收入在2000多元。”晟发稻田抓鱼点负责人张体发算着账目,疲惫的脸上满是笑容。

“看着孩子玩得这么开心,就觉得这趟来得特别值。”来自西安的游客凌雪开心地说。

夏日夜幕刚刚降临,峰林布依景区内仍人流如织。映入眼帘连绵起伏的峰林,依山傍水而建的布依古寨,潺潺的流水静静流淌,凉风拂面,好不惬意。当上万盏灯火次第点亮,整片山坡像坠落了银河,吊脚楼的轮廓在光影中忽隐忽现。忽然“哗”的一声,1600℃的铁水被击向夜空,金色火花如天女散花般绽开。身旁的广东游客张鹏举着相机赶紧记录下这一时刻。

舌尖经济在夜色中升温。穿梭在灯火通明的街巷,空气里飘着勾人馋虫的香气。景区内的“蛋炒饭一条街”依然人来人往,当地烤红薯、烤豆腐、刺梨饮品等特色小吃带动商户收入增加。万峰林景区内的乡愁集市沿街布设民宿和小吃摊,暑假期间,这里客流量剧增,酸笋牛肉、烤玉米、糍粑等小吃香气弥漫峰林夜色。

星光集市,微醺夏夜的青春派对

夜幕降临,凉风习习,兴义市星光餐车集市却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7月19日-20日,星光里“落日微醺音乐节”在这里掀起狂欢浪潮。

音乐节精心设置“落日舞台”与“星空舞台”双时段演出。傍晚6-7点,“落日舞台”上演不插电摇滚Live,乐手在夕阳余晖中浅吟低唱。晚8点后,“星空舞台”开启,灯光秀与摇滚乐碰撞,西南地区人气乐队点燃全场。

观众互动成为音乐节亮点。“麦克风挑战”随机筛选幸运观众上台点唱,最佳表演者获精酿啤酒盲盒礼包;“即兴摇滚接龙”让乐队根据观众随机提出的“夏日暴雨”“公路旅行”等关键词即兴创作。这些互动设计极大增强了观众参与感,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来自西安的游客曾强说“美得很,小吃烟火气与音乐旋律的交织,再加上凉爽的夜风,构成夏日夜晚最美图景。”

星光餐车集市夜晚迎来最热闹的地方 尹婷梅 摄

热闹的集市是星光里街区的常设夏夜风景。夏夜里,60余个创意摊位沿步道排开,汇聚精酿啤酒、文创手作和本地特色小吃。

集市中,针对中高考生的专属折扣格外醒目。“包浆炸串”等商家推出学生特惠,7月以来客流同比增长35%,单晚吸引超5000人。调酒师Battle赛则以“黔西南风味”为主题,用刺梨、酸汤等本地元素创作限定鸡尾酒,游客还可付费体验调制专属特饮。“这里很凉快,大排档的美食很可口,太惬意了。”来自湖南的张军芸带着一家老小选择到黔西南来避暑旅游。

夜市的摊位老板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他们很多怀揣着梦想和激情在兴义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有的年轻人开设了创意手工艺品店,亲自设计制作手工艺品,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独特的创意融入其中,吸引了不少游客购买。还有的年轻人经营着特色饮品店,他们用心挑选咖啡豆和其它原材料,精心调配每一杯咖啡、饮品,为顾客带来独特的味觉体验。这些年轻创业者不仅为夜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也展现出了兴义这座城市的青春与活力。

街心花园,百年老巷的市井烟火气

地处兴义老城区的街心花园历史文化街区展现出另一番景象。这里不追求狂欢,却以市井烟火气抚慰人心。

市民们坐在“盘江魂”周围的石凳上边纳凉边欣赏直播的人表演才艺。树荫下聚集着传统小吃摊和手工艺人,休憩区里,老人们讲述着兴义往事,形成“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慢生活场景。

兴义大佛坊 祝庆庆 摄

大佛坊是街区的美食地标,汇集了刘家羊肉粉、郑记刷把头、杠子面、冲冲糕等百年老字号。这些店铺大多传承数代,用不变的味道守护着城市记忆。同时,莽莽燕罐罐米线、芭蕉芋酸辣粉、鸡肉汤圆、炭烤包浆豆腐等新派小吃,为街区注入新鲜活力。

“在这里,你无需劳神去寻找美食。无论你走进哪家,都能有意外的惊喜。”一位山东来的美食博主在探访后如此感叹。从百年老店到新派小吃,每一口滋味都诉说着黔西南独特的美食故事。

全域联动,黔西南的清凉密码

今夏黔西南旅游呈现“清凉气候+夜经济+文化IP”三线并进的特点。从万峰林的生态避暑到星光集市的青年潮流,再到街心花园的老城烟火,全域“白+黑”旅游模式已然成型。

一条条极具烟火气的街道,一个个光影璀璨的景点,不仅是当地市民夜晚逛街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吸引各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夜经济”的丰富多彩,带来的是满满的消费活力。

游客在民族服饰体验店挑选服饰 王国珍 摄

今夏,我州推出多层次优惠政策助力暑期旅游,文化节庆活动贯穿整个夏季。晴隆彝族火把节于7月18—20日举行,篝火晚会、非遗表演、体育竞技活动吸引众多游客专程前往体验。7月25日,2025“加油之旅·荷您同行”文旅活动将拉开帷幕、苗族“八月八”系列活动等,将持续点燃文旅热情。

亲子科普成为暑期亮点。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推出“三叠纪主题活动”,化石拓印等项目预约火爆,省外亲子家庭占比显著增加。这些寓教于乐的体验,让黔西南之旅超越单纯的观光,成为知识与文化的沉浸之旅。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邓忠胜 摄

星光集市散去,街心花园的老字号开始准备第二天的食材。下纳灰村“更好街”的灯牌在夜色中亮起——“更好”在布依语中是“吃饭”的意思。

夜市摊主们推着餐车离去,万峰林的稻田里只余蛙鸣。夏夜的黔西南,凉爽气候与人间烟火交织。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