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近期,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全线8座车站全部实现主体结构封顶,项目建设迎来了关键节点。当前,整个项目正处于施工建设关键期。

8日上午,记者在地铁2号线二期下王埠站看到,建设者们正冒着酷暑天气坚守在岗位上,为项目早日建成贡献着汗水和智慧。
下王埠站位于李沧区金水路与巨峰路交叉口,设计为地下两层、局部三层,车站总长282.8米,最大宽度53.6米,其宽度是标准地铁站的2倍以上。该车站地质条件差、周边管线杂、沿线居住区域密集,车流量大、交通复杂,安全风险高,施工组织面临较大挑战,在地铁三期工程中被称之为“难度天花板”工程。今年6月,下王埠站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主体结构封顶之后,我们马上转入车站内部结构施工。当前,正在开展站内站台板施工,地面管线迁移后将开始附属结构施工。”中铁二十局集团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项目党支部书记帅佩告诉记者,作为一座双岛四线换乘枢纽,下王埠站建成后可实现2号线与15号线之间的同层换乘。这个凝聚智慧的换乘设计,未来将让乘客实现30秒内无缝换乘。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戴上安全帽,顺着竖井来到地下20多米处。这里是盾构区间的施工作业现场,放眼望去,四个巨大的隧洞一一展现在记者眼前。盾构区间施工分为左线和右线。目前,左线隧道盾构掘进速度相对较快,距离贯通只剩下最后几米,预计将在8月中下旬实现双线盾构区间贯通。
顺着施工便道,记者步行了1.1公里,来到了左线的盾构区间掘进一线。盾构作业期间,各类机械设备散发出来的热量,让原本刚进入隧洞还感觉有些凉爽的记者,瞬间就大汗淋漓。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坚守在各自岗位上,随时查看掘进情况,确保盾构机以最佳状态安全高效掘进。

高温天气,给施工人员带来了极大的考验。“为确保区间早日贯通,盾构班组人员实行两班倒。”中铁二十局集团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项目掘进班组班组长张小钢告诉记者,目前,左右线盾构掘进都到了关键时刻,越是最后关头的“临门一脚”,越要持续保质保量做好。张小钢所在的项目部,推行“小立法过程管控+结果考核”双轨机制,激活班组内生动力,班组联合监理等部门随时查看掘进效果,并荣获了青岛地铁集团的示范班组称号。

针对当前天气,项目部推出了多项暖心举措,为建设者们“送清凉”。考虑到建设者来回出隧道费时较长,项目部安排人员送饭到现场;为保障酷暑天施工,项目部特意在现场增设了冰箱,每天安排人员补充冰盐水,方便大家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双线盾构贯通是地铁2号线二期的关键节点,届时整条线路将迎来重大进展,为实现明年开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帅佩表示,下一步,中铁二十局集团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项目部将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监督站、青岛地铁集团第一建设分公司和青岛华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指导下,加快推进后续各项施工任务,持续强化安全风险管控,狠抓工序衔接,赋能“轨道上的青岛”加速前进。

地铁2号线二期全长约8.9公里,起于李沧区李村公园站(已开通),止于崂山区世博园站,全部为地下线,共设8座车站。其中,3座重点站5座标准站,重点站为下王埠站、东川路站和龙川路站,标准站为佛耳崖站、合川路站、汉川路站、常川路站、世博园站。线路从李村公园—世博园,由西向东,跨越李村中心区、东李社区、院士港、世博园、世博园大学城,串联了整个李沧区东部城区,是东岸城区的大运量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建成通车后对进一步提升沿线交通环境和市民出行条件,完善青岛轨道交通骨干网具有重要意义。(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