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夏能源网
牛散也有忍痛“割肉”之时!传奇牛散陈发树继在云南白药(SZ:000538)遭遇“滑铁卢”后,又在光伏股上栽了跟头。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近日,光伏龙头隆基绿能(SH:601012)发布了2024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曾经因抄底隆基名声大噪的“超级牛散”陈发树正持续减持公司股票。
财报显示,陈发树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减持隆基绿能。在2024年第一季度末,陈发树还持1.79亿股,但到了年底,降至不足9000万股。也就是说,三个季度里,陈发树抛掉了手中一半的隆基绿能股票。
在隆基绿能的股东中,陈发树持股排名也由第5名降到第10名。2025年第一季度,陈发树继续减持隆基绿能,目前已经跌出了前十大股东行列。
在资本市场上,超级牛散和明星基金经理们的动向往往具有风向标意义。光伏板块曾经是资金炒作焦点,而现在,不只普通股民被光伏股套牢,连陈发树这些超级牛散也难逃割肉逃离的下场。他们的增持或减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光伏行业的冷暖。
陈发树的伤心地:成也隆基,败也隆基
1960年出生的陈发树,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林场运输工,后来靠着勤奋和灵活的商业头脑,成长为福建首富,创建了著名的互联网营销公司新华都(SZ:002264)。在资本市场,由于其对紫金矿业(SH:601889)、中国中免(SH:601888)、隆基绿能等上市公司的精准抄底,受到股民“膜拜”。
然而,这位超级牛散却因隆基绿能股票损失惨重。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陈发树第一次出现在隆基绿能(彼时公司证券简称还是“隆基股份”,2022年5月16日变更为“隆基绿能”)前十大股东之列,是在2018年三季度末。当时,陈发树持有4937万股,市值7亿元。此后陈发树连续7个季度增持,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持有了隆基3.82%股权,多达1.44亿股。
陈发树抓住了光伏行业周期的机遇。
他开始增持隆基之时,正处在光伏周期底部,“531新政”带来行业震荡,隆基绿能的股价也一度在2018年8月时跌至4.64元/股(前复权)。此后,隆基绿能便一路上涨,在2021年11月涨至71.68元/股。3年时间,隆基绿能股价涨超15倍。
陈发树也在2020年两次大幅减持,狠狠赚了一把。到2021年年底,陈发树仍持有隆基绿能1.22亿股,市值达到了105.31亿元。

陈发树持股隆基情况(来源:wind)
此后,隆基绿能的股价便转头向下,再也没回到2021年的辉煌。2024年7月时,跌到了最低点12.73元/股,不少隆基股民都吐槽自己被“深度套牢”了。
而以“逆向布局、长期持有”著称的陈发树,或许是仍看好光伏行业的长期价值,选择继续增持隆基绿能。即使到了光伏行业出现明显产能过剩的2023年,陈发树仍在增持。
到2024年一季度末,陈发树持有的隆基绿能股票已经达到1.79亿股,但对应的市值却只有34.85亿元。从2021年底到2024年一季度,陈发树增持了5700万股隆基绿能股票,股票市值却缩水了70亿元。
行业低谷之际,往往会引来许多牛散的抄底,陈发树也是如此。然而,令陈发树没有想到的是,光伏行业这轮周期与上一轮截然不同。整个光伏板块从2022年年中至今,已跌了近3年,仍未有企稳回升之势。产能过剩问题也持续了两年,出清仍遥遥无期。
终于,陈发树也扛不住了,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持续减持隆基绿能股票。陈发树没能复制上一轮行业周期的“奇迹”,如今只能割肉逃离。
割肉亏钱也要跑:光伏股被牛散抛弃
陈发树减持隆基绿能是投资者近几年从光伏板块逃离的一个缩影。
自行业寒冬开始以来,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投资者,都谈光伏“色变”,光伏板块持续上演“敦刻尔克大撤退”。其中,有及时止损的成功案例,亦有至今仍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者。
超级牛散魏巍是割肉及时的典型代表。
2023年6月,光伏电池片制造企业钧达股份(SZ:002865)定增,以100元/股价格募资27.76亿元。其中,魏巍以5亿元获配500万股,成为最大获配方。
受定增影响,钧达股份的股价短暂上涨到158.71元/股。但光伏行业寒冬很快来临,钧达股份股价一路下跌,至2023年12月20日定增股票解禁当天,已跌至66.8元/股。若以该股价计算,魏巍持有的股份市值为3.34亿元,赔掉了三分之一。
解禁后,魏巍立即割肉止损。钧达股份财报显示,魏巍在2023年第四季度减持了226万股。也就是说,他在短短十几天将手中近一半的股份紧急抛售。2024年,魏巍继续减持,到2024年一季度末,魏巍已经从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估计那500万股已被抛售得所剩无几。
也有一众投资者至今仍没能逃离光伏股。
不得不再提陈发树,虽然他已从隆基绿能逃离,但并未完全摆脱光伏“噩梦”。
华夏能源网统计,陈发树目前至少仍在6家A股公司十大股东名单中。其中,就有从事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业务的森特股份(SH:603098)。

森特股份财报显示,陈发树及其控制的新华都,在2021年下半年进入森特股份前十大股东名单,目前,陈发树、新华都合计持2786万股,占比5.16%。
森特股份的股价也是在2021年11月达到顶点54.31元/股,此后便一路下跌,2025年5月8日已跌到10.17元/股。以此计算,陈发树、新华都在三年半时间蒸发了12亿元,市值只剩2.8亿元。陈发树这回是真的被“套牢”了,市值缩水至此,割肉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相对陈发树被“套牢”,张磊的高瓴资本至少还有机会止损。
高瓴资本在2020年以158亿从“隆基三剑客”之一的李春安手里受让隆基绿能2.26亿股股票,转让价格70元/股。至2025年5月8日,隆基绿能的股价已跌至15.27元/股。有媒体统计,即使算上这些年的分红,高瓴资本浮亏可能也有近百亿。
2023年,高瓴资本曾想套现走人,通过转融通的方式卖掉股票。但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股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最终,高瓴资本无奈又把股票买了回来。
日前,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股东高瓴资本计划以占公司0.5%的股份换购ETF。高瓴资本此举动,一是可以降低其持股比例,减少损失;二是将所占股份降至5%以下,可以让后续的减持减少阻力。看来,虽然经历2023年的减持失败,但高瓴资本仍未放弃逃离光伏的努力。
基金看好光伏设备股:这里会有大机会吗?
虽然投资者正加紧从光伏板块撤离,但细究就会发现,不受投资者待见的光伏企业基本都是主产业链企业,而光伏辅产业链或者业务布局较为分散的光伏上市公司仍是投资热点。
以广发基金为例,光伏一直是其重仓板块,每次十大重仓股名单中都少不了光伏主产业链企业,晶科能源(SH:688223)、晶澳科技(SZ:002459)、天合光能(SH:688599)、隆基绿能等光伏一体化龙头都是名单的常客。
然而,2025年一季度,该名单中的光伏股却没有了主产业链企业的身影,只剩下从事逆变器、储能和电站系统集成业务的阳光电源(SZ:300274)。
知名基金经理傅鹏博管理的睿远基金,也在弃主产业链企业,而选择辅产业链企业。
睿远基金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出现在一体化龙头通威股份(SH:600438)十大股东中。同年7月,通威股价达到了60.04元/股的高点,此后便一路下跌。傅鹏博或许也是意识到光伏股价企稳回升遥遥无期,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减持,到2024年中报时,已不在通威股份前十大股东之列。
不过,睿远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一直有一家光伏公司身影,这就是光伏装备生产商迈为股份(SZ:300751)。
迈为股份财报显示,2021年四季度,睿远基金第一次出现在其前十大股东中,此后虽然对迈为股份也曾有减持行为,但总体上仍以增持为主。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睿远基金持有迈为股份802万股,占比2.87%。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位较为低调的牛散董敏,也屡屡出现在迈为股份十大股东名单中。此人2020年第一次出现在该名单中时,持股数量仅有42.25万股,此后数次增持。虽然近期有所减持,但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仍持有迈为243.92万股股票。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光伏支架龙头企业中信博(SH:688408)也受到牛散们的青睐。2024年11月,中信博68.6元/股价格定增,募资11亿元。而在获配名单中,除了易方达、诺德等一众基金外,也出现了牛散董卫国的身影,他一人获配55.4万股,在14名获配方中排在第7位。
此外,号称“中国十大最忙牛散之一”的吕强,在今年一季度重仓了光伏装备生产商京山轻机(SZ:000821),并进入公司前十大股东行列,持股1.65%,位列第四名,仅次于董事长李建控制下的京山京源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及京山轻机的两名董监高人员祖国良和王伟。
在主产业链企业普遍亏损之际,装备、辅材、逆变器、支架等一众辅产业链企业业绩表现相对较好,这是投资者看好这些企业的重要原因。
但资本市场的投资,不能只看一时的得失。光伏行业不会一直陷于低谷,随着行业逐步出清,具有长期价值的光伏公司将成功穿越周期。
敏锐的投资者就是要学会在行业低谷时识别出这些价值型公司,才能在未来分享他们胜利的成果。现在,是到了抄底光伏股的时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