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王石川
“太惨了!”据报道,向中国捐赠了618张中国人民抗战历史照片的法国友人马库斯,近日来到哈尔滨,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并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看到侵华日军的残忍暴行后,深感不适,起身呕吐。此事引发广泛关注。
马库斯的呕吐,是本能的生理反应,更是基于正义感的情感表达。一定程度上说,他用身体完成了对日寇暴行的抵抗,也用人性对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说不。这种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震颤,令人共情。
马库斯的家族与中国颇有渊源。其外祖父罗杰·皮埃尔·劳伦斯于20世纪30年代来到上海,曾在法租界工作,生前珍藏大量与中国有关的历史照片。照片内容既有淞沪会战前上海民众的生活场景,更有战争爆发后的惨烈景象和日寇暴行。此前,马库斯将这批历史照片无偿捐赠给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备受好评。
谈及为何捐赠照片,马库斯表示,“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历史”“希望通过捐赠这些照片,推动更多的西方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他的母亲说:“被屠杀、被伤害的遭遇不应被忽视,这段历史不应该被遗忘。我们把照片赠给中国,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真相。”这些令人动容的表达,传递了共同的心声:铭记历史,守护真相。
为何要留存真相?《南京照相馆》并非虚构,而是取材于真实历史。当年,两位爱国青年罗瑾、吴旋接力守护一份浸染着鲜血的记录日寇暴行的相册。该相册最终出现在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上,成为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的罪证。
为何要留存真相?时至今日,日本仍有人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甚至美化侵略战争。比如,在强征“慰安妇”这一人道主义罪行问题上闪烁其词,部分政客多次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日本战后重返国际社会的重要前提,是日本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更是检验日本能否恪守和平发展承诺的重要标准。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与正义的危害。对这些错误言行,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
值得一提的是,放眼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守护真相的队伍中。在马库斯捐赠相册之前,美国人埃文·凯尔也向中国捐赠了日军侵华罪行相册,不久前,他探访《南京照相馆》拍摄地,深有感触地说:“设身处地体会到什么是生灵涂炭。”观看该影片时,埃文·凯尔为中国人遭受日寇屠戮而落泪。
事实证明,每一次对痛苦的重温,都是在向未来播撒疫苗;每一块未被消化的历史碎片,都是刺向集体失忆的匕首。
为何要留存真相?为了以史为鉴、守卫和平。正如埃文·凯尔所说:“让历史不被遗忘,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中学习,照亮那些隐藏的黑暗,阻止悲剧重演。”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更不是以牙还牙,而是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