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健康广东,享快乐健康!”近日,在广东省卫健委的指导下,广东省生殖医院联合羊城晚报推出生殖健康科普系列直播。

7月25日,我们邀请到广东省生殖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沈晓婷和胚胎实验室的主管技师孟田走进直播间,今天聚焦的话题是“探秘生命起源的守护者:世界胚胎学家”,带大家走进试管宝宝“生命最初的家”。
现将直播间的精彩内容与读者分享。
Transparency
问题1:为什么胚胎培养到第3天和第5天差别这么大?该选哪种?
孟田回答:在辅助生殖技术中,我们通常在第三天(D3)观察胚胎。此时的胚胎仍处于卵裂期,简单来说,就是在进行活跃的细胞分裂。在发育正常的情况下,D3胚胎会形成大约6到10个细胞。
这个阶段的胚胎,其生理位置至关重要:在自然受孕过程中,此时的胚胎通常还在母体的输卵管内游动和发育,尚未到达子宫腔,因此也不具备直接在子宫内膜着床的条件。
胚胎在体外培养中会继续发育。到了第五天(D5)左右,一部分优质的D3胚胎会进一步经历大量的细胞分裂和复杂的分化,发育成为囊胚。囊胚拥有100-200个细胞,并形成了关键结构:滋养层细胞,它将来发育成胎盘等支持组织。 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本身。
囊胚的形态更接近自然条件下在子宫内膜着床的胚胎状态。正因为囊胚发育阶段更高、结构更复杂且更符合生理着床时间点,囊胚移植的成功率通常会比D3卵裂期胚胎移植更高一些。
然而,具体选择移植D3卵裂胚还是D5囊胚,并非只看成功率一个因素:1. 子宫内膜同步性:胚胎发育阶段必须与子宫内膜的接受状态(“着床窗”)相匹配,时机不对会影响着床。2. 患者个体情况:包括胚胎质量、数量、患者年龄、既往病史等都需要综合考虑。
因此,最终的移植策略(移植哪个阶段的胚胎)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胚胎发育潜能和子宫内膜的准备状态,进行个体化评估后制定最优方案。
问题2:为什么取了很多卵,最后能用的胚胎却不多?
沈晓婷回答:在试管婴儿(IVF/ICSI)技术中,卵子取出仅仅是第一步,而成功受精的卵子,又将面临严格的筛选:异常受精和未受精的卵子会被淘汰,只有正常受精的卵子才能进入后续发育阶段。
正常的受精卵将经历3天的卵裂期发育,目标是形成符合标准的卵裂胚。此阶段,发育迟缓或细胞分裂异常的胚胎会被无情淘汰。如果选择继续进行囊胚培养(通常在第5-6天),胚胎仍需经历严峻考验。囊胚形成过程中,部分胚胎可能停滞发育或无法达到囊胚状态,再次被筛选掉。
整个体外培养过程,通过层层自然选择和实验室评估,最终将最具发育潜能和质量最优的胚胎筛选出来。否则,即使勉强移植回子宫,其成功妊娠的概率也极低。这相当于将“试错成本”前置在体外培养环节,既提高了成功率,也降低了患者(尤其是女性)反复失败的身心负担和治疗成本。
当出现胚胎质量普遍较差的情况时,医生会探究原因。男方因素,尤其是精子DNA碎片率(DFI),是评估精子遗传物质完整性、预测胚胎质量的重要且易于检测的指标,常被优先筛查。若排除了男方问题,则高度提示卵子质量可能是关键因素。
广东省生殖医院作为广东省唯一的人类精子库所在地,对于反复试管失败、胚胎质量差的夫妇,特别是那些考虑使用供精的患者,中心可以选择已成功使其他家庭获得妊娠的健康供精进行试管(ICSI)。若使用这份“已验证”优质的精子后,胚胎质量显著改善并成功妊娠,则明确指向男方精子问题是先前失败的原因。 反之,若使用了“已验证”优质精子后胚胎质量依然很差,则强烈提示问题主要在于女方卵子质量。这种“诊断式”试管路径,为反复失败的患者提供了宝贵的归因信息,极大提高了诊疗的精准性,避免了盲目的尝试。
另外,对于冷冻保存的胚胎(卵裂胚或囊胚),患者常关心其长期保存后的活力。胚胎在-196℃液氮中处于完全代谢静止状态。尽管冷冻和解冻过程本身不可避免存在潜在的物理损伤风险,但目前广泛应用的玻璃化冷冻技术已非常成熟,其复苏成功率普遍高达90%以上。只要能成功复苏的胚胎,其质量和发育潜力与冷冻时间长短并无显著差异。
问题3:移植前如何选出“冠军胚胎”?
孟田回答:在胚胎移植前,形态学评估长期以来都是筛选优质胚胎的常规方法。其核心在于根据特定时间点的外观标准来评判胚胎:例如,对于第3天的卵裂胚,“8细胞”结构且细胞大小均匀、碎片少被认为是该发育阶段的理想形态。
然而,胚胎发育是一个高度动态且复杂的过程。仅凭单一时间点的静态观察存在明显局限: 1. 动态性缺失:无法准确捕捉胚胎持续的发育速度与模式(如分裂是否“过快”或“过慢”)。
2. 时间点偏差:观察瞬间可能恰逢分裂间隙,错过关键的分裂事件(如之前观察是4细胞,几小时后可能正同步分裂为8细胞)。
3. 分裂异常难辨:静态图像难以可靠识别“不均等分裂”(细胞大小差异过大)或“逆向分裂”(异常的分裂事件)等潜在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胚胎实验室引入了时差培养系统。该系统在胚胎培养过程中,每15分钟自动进行一次图像采集。这些连续图像可无缝合成一部胚胎发育的延时摄影视频。通过回看完整视频,胚胎学家能精确观察胚胎发育的完整轨迹,筛选出细胞分裂模式最正常、最符合生理规律的优质胚胎用于移植。
同时,该时差系统还整合了人工智能(AI)分析功能,系统能对记录到的每个胚胎的发育动态进行AI分析,预测其潜在的活产结局概率。
策划 | 龚丹枫 张璟 王倩
统筹 | 黄海昀 张华 廖俊杰 蔡佳琪
文|记者 张华
执行 | 张华 廖俊杰 谢丽婷 蔡佳琪
导播、拍摄 | 赵厚旺 秦梓茁
海报、直播包装 | 郭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