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炽热的阳光倾洒在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踏入针剂二车间,却呈现出别样的“清凉”景象:大输液软袋生产线上,闪着金属光泽的机械臂精准抓取,软袋装葡萄糖注射液在传送带上平稳滑行,从产品枕包到封箱捆扎,全流程自动化完成。

“您瞧,整个车间里最忙碌的并非员工,而是这条全自动化生产线。”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尤海涛站在智能化设备前,自豪地说。在这里,员工们只需专注紧盯数据参数,生产、检测、装箱等各个环节皆由这台“智能卫士”自动执行。它如同一位严谨的守护者,极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人为操作导致的质量偏差,推动生产模式成功向集约化、智能化、可控化转型,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早在十年前,吉林敖东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决心便已种下。
十年来,该公司先后投入10亿元推进国药基地三期项目建设。如今,10个剂型的12条生产线全部完成自动化升级,同时引进180多台套自动化检测设备,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每一支药品都成为经得起市场检验的精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的基石;创新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现跨越的关键。
十年来,该公司新建检测研发中心、中药自动化提取车间、综合针剂车间等项目,全力推动企业朝着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质量提升的方向加速前行。
在综合针剂车间,吹灌封(BFS)一体化生产线年产雾化吸入剂、单剂量滴眼液3000万支;无菌软膏剂生产线配备全自动灌装封尾机及密闭输送系统,年产软膏剂1500万支;新建的降纤酶原料提取生产线预计今年9月投产,将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一系列新型剂型生产线的布局,让企业逐步掌握发展主动权,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在产品展示区,103个品种的药品整齐排列,彰显着该公司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实力。“企业累计投入超3.2亿元推进30余项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研究,在短缺药与创新药方面均取得新突破。” 尤海涛介绍说,针剂二车间的抗肿瘤冻干粉针专线,专门生产注射用盐酸博安霉素与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其中,用于头颈部鳞癌治疗的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因研发成本高、适用范围窄、生产企业少,被列为国家短缺药。
近年来,该公司持续发力,聚焦老药新生,以创新为突破,完成十余个传统品种的复产。陆续盘活多肽类产品,以及注射用卡络磺钠、注射用盐酸地尔硫䓬等8个无菌产品,还有茴天通络颗粒、复方熊胆乙肝胶囊等6个口服固体制剂。这些举措让老产品重焕生机,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时间见证企业砥砺前行的足迹,岁月铭刻企业拼搏奋斗的成就。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站在新起点,将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加速迈向生物制药产业新高地。
来源:延吉市委宣传部 刘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