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国 >
  • 人民日报评论员: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增强有效应对美关税冲击的信心
    美国政府逆世界潮流而动,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出台所谓的“对等关税”,我国第一时间采取了坚决有力的反制措施,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当前应客观分析美滥施关税对我影响,理性看待我国经济发展良好态势,坚定应对美这一轮遏压的信心。(一)美滥施关税将对我造成冲击,但“天塌不下来”。此次美国政府对我加征3

    2025-04-06 20:53:00

  • 泰国货币市场仍然稳定!财政部长称无计划启用储备金应对关税
    据泰媒消息,4月16日,泰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皮猜先生透露,当天他邀请了泰国央行(BoT)行长前来政府大楼进行会面,旨在讨论美国关税措施对泰国金融行业的影响,目前仅是初步的听取彼此的意见,以便后续寻找应对措施。皮猜表示,泰国货币市场被认为依然稳定,因为具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管理方法也并不复杂。与此

    2025-04-17 13:14:00

  • 中东局势升温!美股盘中跳水标普结束三连阳,原油暴涨超4%
    *三大股指收跌,纳指下挫0.5%;*中长期美债收益率回落,2年期美债失守4%;*避险情绪推动金价逼近3400美元关口。美股周三收跌,中东局势升温,而温和的通胀报告平息了人们对关税驱动的价格压力的担忧,投资者同时等待中美贸易谈判的更多细节。截至收盘,道指跌1.10点,跌幅不到0.01%,报42865.

    2025-06-12 07:03:00

  • 多策并举应对美滥施关税挑战
    美国宣布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其中向香港产品加征34%的关税,连同之前宣布加征的20%关税,累计征收54%的关税。同时,宣布取消对香港寄往美国的包裹“小额豁免”(800美元以下)关税政策。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一直支持和奉行自由贸易,对所有进口货品包括美国产品不设关税。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宣

    2025-04-13 10:42:00

  • 专家:美对俄乌“双线施压” 欲借机实现利益最大化
    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当地时间18日发布了一段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采访。普京表示,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消除引发冲突的根源、为长期和平创造条件。关于普京的采访,专家分析指出,普京的表态不仅进一步明确了俄罗斯的目标,还强调了美国必须尊重俄罗斯的利益。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孙壮志:普京此举

    2025-05-19 14:51:00

  • 美媒称美副总统“中国乡巴佬”用词令人震惊,网友:愚不可及!他显然该去中国看看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如果美国副总统万斯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让全世界的美国人难堪”。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6日报道称,万斯近日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采访,在讨论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时的用词引发不满,许多网友批评他,还有人建议他到中国看看。万斯近日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采访,在讨论特朗普政府

    2025-04-07 21:46:00

  • 世界决不能重回弱肉强食的时代(钟声)
    来源:人民日报“美国关税政策将严重冲击非洲国家经济”“东盟反对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美国政府‘任意征收关税’的做法破坏国际经济稳定,美方企图在拉美加勒比地区恢复旧霸权”……国际社会持续发出正义之声,强烈谴责美国滥施关税的霸权行径。在美方“关税讹诈”的名单上,从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发达国家的莱索托,到产业

    2025-04-21 07:53:00

  • 美学者:加征关税难以保护美国经济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并称此举是“经济独立宣言”,旨在重塑美国制造业,推动经济复兴。但美国经济学家警告称,这种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全球经济带来深远影响,同时对美国经济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有美国经济学家认为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无法通过关税壁垒推动

    2025-04-03 12:55:00

  • AMD官宣重启对华出口MI308,英伟达的万亿市场遭突袭!
    7月16日消息,AMD 宣布要重启对华出口 MI308 芯片了。说真的,看到这消息小雷第一反应是:果然,谁都扛不住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啊。先给不太了解的朋友透个底,这 MI308 可不是普通芯片,是 AMD 专门为咱们中国市场设计的 AI 加速器,属于 MI300 系列的降规版(阉割版),通过削减算力、

    2025-07-16 14:58:00

  • 美国民众,慌忙囤货!什么情况?
    根据特朗普本月2日签署的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美国定于5日开始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这些措施将于9日生效。美国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警告说,加征关税将推高价格,并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由于担忧物价飙升,美国一些消费者已开始囤货模式。每个

    2025-04-05 21:31: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